详细介绍: 气体减压阀
|
YK43X/F型气体减压阀主要用于气体管路,如空气、氮气、氧气、氢气、液化气、天然气等气体。气体减压阀由主阀和导阀两部分组成,主阀主要由阀座、主阀盘、活塞、弹簧等零件组成;导阀主要由阀座、阀瓣、膜片、弹簧、调节弹簧等零件组成。通过调节调节弹簧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利用膜片传感出口压力变化,通过导阀启闭驱动活塞调节主阀节流部位过流面积的大小,实现减压稳压功能。
|
性能参数
公称压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壳体试验压力(Mpa)*
|
2.4
|
3.75
|
6.0
|
9.6
|
15.0
|
24
|
密封试验压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最高进口压力(Mpa)
|
1.6
|
2.5
|
4.0
|
6.4
|
10.0
|
16.0
|
出口压力范围(Mpa)
|
0.1-1.0
|
0.1-1.6
|
0.1-2.5
|
0.5-3.5
|
0.5-3.5
|
0.5-4.5
|
压力特性偏差(Mpa)△P2P
|
GB12246-1989
|
流量特性偏差(Mpa)P2G
|
GB12246-1989
|
最小压差(Mpa)
|
0.15
|
0.15
|
0.2
|
0.4
|
0.8
|
1.0
|
渗漏量
|
X/F(聚四氟乙稀/橡胶):O Y(硬密封):GB12245-1989
|
链接尺寸
公称通径
|
尺 寸(mm)
|
DN(mm)
|
L
|
宽
|
H
|
20
|
150
|
245
|
195
|
25
|
160
|
254
|
208
|
32
|
180
|
263
|
222
|
40
|
200
|
272
|
237
|
50
|
203
|
282
|
254
|
65
|
216
|
292
|
272
|
80
|
241
|
310
|
282
|
100
|
270
|
330
|
303
|
125
|
300
|
358
|
344
|
150
|
330
|
385
|
385
|
200
|
400
|
438
|
437
|
250
|
480
|
490
|
532
|
300
|
550
|
550
|
600
|
350
|
622
|
617
|
677
|
400
|
685
|
693
|
764
|
450
|
750
|
778
|
862
|
500
|
811
|
873
|
972
|
600
|
935
|
980
|
1096
|
调压方法
1、关闭气体减压阀前的闸阀,开启减压阀后的闸阀,制造下游低压环境;
2、将调节螺钉按逆时针旋转至最上位置(相对最低出口压力),然后关闭气体减压阀后闸阀;
3、慢慢开启气体减压阀前的闸阀至全开;
4、顺时针慢慢旋转调节螺钉,将出口压力调至所需要的压力(以阀后表压为准);调整好后,将锁紧螺母锁紧,打开减压阀后闸阀;
5、如在调整时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压力,须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调整,即只能从低压向高压调。
相关推荐
|
Y42X型活塞式水用减压阀适用于民用建筑用水系统、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还可用于工业和矿山的给水工程簧。适用于工作温度0℃~80℃的水管路上及高层建筑的冷热水和消防用水系统中,在高层建筑供水系统中替代分区供水中的分压水箱,在气压罐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是解决高层底部供水压力大的理想产品。安装此阀可简化用水系统中的设备,降低工程造价。
|
|
YK43X/F型气体减压阀主要用于气体管路,如空气、氮气、氧气、氢气、液化气、天然气等气体。气体减压阀由主阀和导阀两部分组成,主阀主要由阀座、主阀盘、活塞、弹簧等零件组成;导阀主要由阀座、阀瓣、膜片、弹簧、调节弹簧等零件组成。通过调节调节弹簧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利用膜片传感出口压力变化,通过导阀启闭驱动活塞调节主阀节流部位过流面积的大小,实现减压稳压功能。
|
|
蒸汽减压阀属于先导活塞式减压阀,采用法兰连接和内螺纹连接。蒸汽减压阀在普通减压阀基础上作了很大改进,加大了活塞面积,改变了节流结构与密封形式,加大了过流面积,从而在提高灵敏度、流量、寿命等方面大大改善了性能。适用于大流量、流量变化大的的蒸汽管路。
|
|
自力式减压阀无需外加能源,利用被调介质自身能量为动力源引入执行机构控制阀芯位置,改变两端的压差和流量,使阀前(或阀后)压力稳定。具有动作灵敏,密封性好,压力设定点波动力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气体、液体及蒸汽介质减压稳压或泄压稳压的自动控制。
|
减压阀: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