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在ABS消费结构中主要是家用电器、机械配件、办公用品和用具等。同时ABS在通讯器材、商品器材及建材的需求前景也十分看好。
壳体材料 :广泛用于制造电话机、移动电话、电视机、收录机、复印机、传真机、洗衣机、电动工具、打字机键盘、厨房用品及儿童玩具的壳体。
机械配件: 可用于制造齿轮、叶轮、轴承、把手、管材、管件、蓄电池槽等。
汽车配件 : 具体品种有方向盘、仪表盘、风扇叶片、挡泥板、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手柄及扶手等。
其他制品 : 各类化工耐腐蚀管道、镀金制品、文具、仿木制品、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新闻---高碑店抗冲击性100G-20BK)市场报价
塑料瓶回收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从短期来看,石油价格要回升到以前的价位短期来看几乎没有可能,这对于从事塑料瓶回收链条上的公司和个人来说,都将是一个极大地挑战。我国塑料瓶回收面临极大挑战首先,石油价格的下跌导致塑料瓶回收后的处理旧料与石油新料的价格差距优势消失殆尽。这使得处理旧料无法售出,对于从事废饮料瓶处理加工企业来说整个销售市场的中断。国有的废塑料瓶回收处理企业因为政府出于环保需要还能维持运转,对于很多私营企业来说很显然生存都已经出现问题。
ABS主要产地
世界ABS五个最大的生产厂家依次是:中国台湾的奇美公司,总产能为125万吨/年,其中台南装置为100万吨/年、镇江装置为25万吨/年;拜耳公司总产能为93万吨/年;LG化学总产能为70万吨/年;通用电气GE塑料总产能为65万吨/年;BASF总产能为56万吨/年,五大企业占世界总产能的55.6%。五大生产企业已占全球ABS产能的一半以上。因中国内地ABS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所以几大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出口到中国,同时奇美和LG已相继在中国内地设厂,并有继续扩能的意向
新闻---高碑店抗冲击性100G-20BK)市场报价
塑料瓶企业来说,当前市场可以形容为内忧外困,如何找到突破口。笔者认为当下主要有两个方向。首先,虽然外贸传统的欧美市场订单下滑,但是新兴市场比如印度、巴西以及非洲等市场的塑料瓶需求正在兴起。我们塑料瓶厂家可以将一部分的市场重点转向这些地区,甚至可以再当地设厂。因为这些地方在人工成本也有极大的优势。其次,国内的塑料瓶包装领域,如果能在研发上有所投入,做到差异化的生产加工,将会获得新的市场机遇。国内塑料瓶包装领域将获新市场机遇近年来,对于塑料瓶加工车间来说,传统的欧美外贸订单量下降明显,很多厂家转向国内市场。
ABS分类
ABS根据冲击强度可分为:超高抗冲型、高抗冲击型、中抗冲型等品种;
ABS根据成型加工工艺的差异,又可分为:注射、挤出、压延、真空、吹塑等品种;
ABS依据用途和性能的特点,还可分为:通用级、耐热级、电镀级、阻燃级、透明级、抗静电、挤出板材级、管材级等品种。
ABS发展趋势
ABS是上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十分优秀的塑料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刚性、硬度和加工流动性,而且具有高韧性特点,可以注塑、挤出或热成型。 大部分汽车部件都是用注塑成型方法加工的,ABS树脂的优点是抗冲性、隔音性、耐划痕性,耐热性更好,比PP更美观,特别在横向抗冲性和使用温度较为严格的部件。ABS树脂是汽车中使用仅次于聚氨脂和聚丙烯的第三大树脂。ABS树脂可用于车内和车外部外壳,方向盘、导油管及把手和按钮等小部件,车外部包括前散热器护栅和灯罩等。
ABS树脂容易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包括各种办公和消费性电子/电器,办公电器包括电子数据处理机、办公室设备。如今在电子电器市场, ABS树脂在要求阻燃和高耐热的电子/电器市场中将保持其地位,阻燃与耐高热的ABS树脂在与ABS/PC等工程塑料合金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ABS树脂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建材管材、板材或片材,如今被价格更为低廉的PVC树脂取代了一部分。ABS树脂用于与建筑有关的领域,其中挤出片材用于卫生器具如澡盒、游泳池衬里等,另外注塑成型的管材和管件,少量生产挤出成型的电话电缆管线。
本公司诚信经营,重合同、守信用,确保所经销产品均属原厂生产包装,我们愿与各界人士真诚合作,共同发展,携手共创辉煌的明天!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咨询、洽谈!
新闻---高碑店抗冲击性100G-20BK)市场报价
聚丙烯市场需求旺盛中东PP价格或上涨在亚洲地区,主要是中国,不仅通过丙烷脱氢技术制聚丙烯,还有煤制聚丙烯项目。目前,中国是世界唯一实现煤制聚丙烯的国家,新型煤基聚丙烯生产装置投产替代了不具竞争力的聚丙烯生产商,导致一些非炼化一体化的聚丙烯生产商减产或停产。2014年,中国聚丙烯产量比上年增长7.3%,未来5年将通过煤制聚丙烯技术扩大产能,使自给率达90%以上。预计中国聚丙烯的需求增长会使聚丙烯开工率达到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