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中国科技界迎来一个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步大会上,发布重要讲话,指出,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战略全局,深刻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新形势下加强科技创新开创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预期的是,创新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关键词。
创新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关键词
创新已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既能破解发展难题,又决定其他发展理念实现的程度。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创新驱动的必要,而且要研究创新的质量,创新的质量将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质量,要把创新驱动建立在高质量的水平上。
将创新层次从单纯的市场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带动市场创新
中国的创新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引进模仿型创新起步的。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创新流程中,并没有处在原始型创新的起点,而是在原始型创新的末端。全球原始型创新的流程是:直觉式创新——解释式创新——推理式创新——扩散式创新。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是在扩散式创新阶段进入全球创新流程,随后进入了推理式创新的集成创新阶段。中国从原始型创新的末端进入,反向逼近原始型创新前沿,是一个“逆创新”过程,已经在市场模式和产品创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还缺乏“无中生有”的直觉式创新能力,没有能够主导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以致自主产业品牌与公司缺乏。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依赖于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纯引进模仿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进模仿的商业模式产生1到N的数学价值,而科技创新基础上的转化应用更具原创性,“无中生有”地产生从0到N的相对垄断价值。只有以科技创新为源头的创新才能形成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原始创新行为,建立在“学研产企市介”联盟的市场和社会网络根基上
目前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市场—中介的联盟比较薄弱且不完善,导致本来就不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受阻,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研发投入效益差距大的重要体现是科研成果转化。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量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80%以上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其中72%是加工贸易产品,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对外依存度2002年为60%,2006年为50%,到2013年已经下降到18%,总体进步很快。但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2013年,80%的高端芯片、80%的发电设备、优质锻造件、90%的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因此,虽然我们所定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在增加,但我国不仅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产业地位未发生根本改变,而且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又陷入“高端产业价值链低端化”的陷阱。
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产学研联盟建设过程中,改变与完善政府的创新管理角色
目前政府习惯的管理方式适应于对具体目标的推理式创新,而不是原始型创新源头的直觉式创新。政府的科研管理模式亟需适应原始型创新的需要而改革。
原始型创新的主导行为方式是直觉式创新,直觉式创新是由个人的天赋本能和兴趣爱好形成持久的探索激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非凡的未来想象和超常的创意灵感,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甚至变革当今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直觉式创新主导原始型创新的发动和突破,推理式创新负责创新阶段的推进。将推理式创新附着于直觉式创新过程中,才能达到原始型创新的高度。由于缺乏对直觉式创新的认可,目前中国的创新管理往往把计划项目的资金配置作为主要任务,而把对人们的兴趣爱好的尊重保护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制度抑制惯性。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以来,虽然国家的创新资金投入巨大,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基本上处于引进模仿型创新阶段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金融制度与资本市场应围绕原始型创新的服务转型
中国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金融制度和资本市场在扶持新兴产业方面的滞后。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在苦苦寻找投资出路,很多资金由于没有有效的创新创业渠道而选择虚拟经济领域的投机炒作,明显缺乏有效的、多元化的创新投资融资体系,缺乏社会民间资金进入科研创新、投资创业领域的有效途径。中国的金融体制需要依据激励原始型创新、扶持基础研究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转型。政府要推动社会人力资本信用体系的建立。
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知识概念主要是常规型知识,超常型默示知识往往不被看做是知识而被忽视。比如,就知识内涵而言,注重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知识,没有文字和语言表达的知识被认为没有评判标准靠不住;就知识外延而言,对既定规制的尊重往往超过对新生事物的认可;就知识主体而言,相信老年人超过相信年轻人;就知识的载体而言,集体的知识往往凌驾于个体的知识之上;就知识的生产方式而言,引经据典往往比超前探索更顺利。
由于超常型知识没有进入中国人的知识框架,所以我们的资源管理、经济管理、政治管理、文化管理、教育管理、科研管理、劳动力管理、干部管理、知识分子管理等都相对缺乏对年轻人探索,对新创意、新理论、新思路的培育、判断和激励,缺乏从超常型默示知识到超常型明示知识,然后到常规型知识的动态知识管理流程。所以,转变以常规型知识为主的知识认知模式,确立以超常型默示知识为主的知识认知模式,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江苏普利施泵业有限公司